事实上,余额宝初期推出时收益率较高,是得益于当时市场流动性比较紧张,因此货币基金的价格全线水涨船高,但随着资金面的不断宽松,余额宝等宝宝军团的收益也随之下跌。
净利润79.73亿元,同比下降19.75%。产品销售渠道仍待打通去年高端酒形势严峻,原本积压在渠道上的问题便集中爆发,去库存成为众多酒企的难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底春季糖酒会上,五粮液宣布取消此前的年度返利政策。朱中玉表示,但具体以什么怎样的形式、方法来兑现,公司还在考量。即便如此,普五面临的市场形势仍较严峻。五粮液股份公司董事长刘中国指出,公司未来考虑到多元产业,但会非常谨慎。白酒业调整深化之下,五粮液(行情, 问诊)未来或祭出多元化大旗。
虽库存量逐渐降低,但目前进入淡季销售走量仍是问题。据悉,2013年初,为刺激经销商的积极性,五粮液宣布对经销商给予打款额10%-15%的返点作为市场费用支持。究竟是市场投资还是一场蓄谋已久的战略布局,市场人士认为,保险公司抢滩房地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保险资金运用的出口。
有统计情况显示,今年一季度,除生命人寿、安邦人寿外,包括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平洋人寿等10余家保险公司在内,成为17家地产股(不包括港股)的前十大股东。而此前,中国人寿已持有在港交所上市的远洋地产29%股份,位居第一大股东。京华时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12年起,保险公司已经有投资房地产的意向。养老成为朝阳产业养老产业在未来的20年、30年发展增速将非常快。
正当大家把全部目光聚焦到生命人寿、安邦保险两家公司在股权、经营等各方面的激烈比拼时,一组数据揭露出整个险企的阴谋。-事件险资开抢地产股两大险企生命人寿、安邦保险在房地产股金地集团上的股权之争尚未了结,土豪安邦又火速出击金融街,成功抢夺5%股权。
目前,老年人可用于购买老年用品的支出已达4000亿元,中国的老年群体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消费大军。有公开数据显示,中国正经历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老龄化进程。保险与地产两个原本关联度不大的行业正在进行更多整合。虽然政策细则仍未出台,相关保险产品也尚在研发中,但显示出监管层对保险养老地产的积极推进态度。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虽然不断有开发商涌入养老地产,可是大多数的开发模式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缺乏后期专业养老所必需的管理和经营。-分析寿险投房地产一箭双雕对于险资抢滩房地产,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院长郝演苏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公司抢滩房地产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保险资金运用的出口。-政策养老产业钱景诱人据了解,去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鼓励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业,养老用地向社会资金开放的闸门由此打开,保险企业也因此找到了涉足养老地产的政策性突破口。详细说来,目前我国保险业有8000亿资产,随着保监会对于险资投资比例的松绑,将有更多保险资金流入到股市,而目前房地产市场的股指看法有很多不同意见,有的分析认为房地产被低估,仍有很大增值空间,因此,投资房地产可以增加险资运用。
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养老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正将养老产业带进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其中,中国人寿分别持有万科、华侨城、北京城建、宜华地产、海博股份、海宁皮城等6家公司股份,成为持有地产股家数最多的险资企业。
不过,郝演苏表示,由于在四大金融体系中,保险可用资金占比最低,甚至远远不如信托业,因此,未来保险资金中可用于投入到养老产业中的资金也将比较有限,养老产业对于整个保险业而言,其对大型保险公司的影响将十分有限。至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3。
另一方面,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投资房地产股有双重意义,不仅能参与到房地产开发,还可以拓展其下养老产业发展。养老产业不是传统的房地产开发,是房地产业、医疗业、餐饮业、服务业、旅游业等,既独立运作又无缝整合的全新产业,属于内需型消费产品,增值服务空间大于普通社区甚至商业地产。预计至十二五期末,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2.21亿元,占全国人口比重升至16%。庹国柱表示: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更多的保险公司开始跟进,比如安邦、生命人寿,都是非常正常的事,寿险与养老产业的无缝衔接正是保险公司布局养老产业的关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教授庹国柱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养老产业作为今后发展重点是毋庸置疑的事,已经有不少大型保险公司开始提前布局,虽然形式各异,但不难看出养老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趋势。日前,生命人寿与安邦保险在房地产领域的激烈角逐意外地掀起了行业巨浪,同时牵出多家保险公司对于养老产业的积极投入。
另外,中国保监会《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出台后,保险公司投资于不动产的账面余额占上季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从10%大幅上调至30%,险资对房地产行业的兴趣和投资灵活度大幅增加。第二是保险公司对于养老产业的投资与布局。
值得关注的是,仅今年一季度,中国人寿和太平洋人寿分别成为5家、3家地产股的前十大股东。庹国柱认为,我国房地产业方兴未艾,对于现有居民而言,正面临着更新需求,而对于新进入城市的居民而言,房子更是刚性需求,在此背景下,养老产业的潜力更被市场看好。
标签:保险公司|保险资金|生命人寿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家长宜亲自将安全套放进12~15岁孩子的书包里。
他进一步指出,中国的情况与国外有所不同,比如瑞典的中学生普遍有性行为,所以小学就要接受性教育。如果没有足够的理智和自控能力,一些学生就难免想去尝试。华附的李老师昨天表示,学校内售安全套,有可能诱导中学生过早地尝试性行为。广东:发生性行为中学生仅3.76%采用避孕措施西安高新逸翠园学校学生处主任孙爱娟老师认为,要不要在校园内售卖安全套,不要一刀切。
支持: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大大方方实际上,关于安全套进校园的争议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但中国中学生仅有5%~6%有过性行为,配套不宜一概而论,也不宜过早。
学生们难免会这样想:学校都要求卖安全套了,那我是不是可以买,可以用?广州市第二中学的王老师昨天也表示,中学生正值青春期,本能和安全套进校园两者结合在一起就会形成强烈的性冲动。与其遮遮掩掩,还不如大大方方。
记者昨天从广州市教育部门了解到,目前广州市并没有在中学校园增添安全套售卖装置的计划。2011年发布的《广东中学生性健康教育研究报告》显示,广东中学生有2.23%的女生和3.35%的男生发生过性交行为。
近日,西安市政府在关于艾滋病防治新规中明确指出,西安市教育部门要督促各类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学在校园超市销售安全套,要在中学校园超市销售安全套或设置安全套发售装置。学生们以前可能根本就没这个想法。你现在主动提出有这么个事,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给人感觉就是鼓励他们干这事。尽管我们都不希望学生们过早谈恋爱,过早偷尝禁果,但对于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早恋以及过早发生性行为的现象不可能完全杜绝。
广州某中学高二班主任李峰(化名)昨天表示,在当前学校性教育不到位的情况下,作为预防艾滋病的举措之一,安全套进校园应该鼓励。标签:安全套|进校园|新举措责任编辑:杜思思 杜思思。
学生家长马先生昨天也表示赞成。西安一项针对校园的预防艾滋新举措引起争议西安的老师和学生家长们最近没法淡定了。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早地放置安全套,以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反而容易冒险尝试,起到负面作用。老师可以向学生解释清楚,在校园内出售安全套,绝非鼓励学生发生性行为,而是为了预防艾滋病,更好地保护自己。